当前位置:知识经济>>杂志文萃

独家 | 2025中国社交零售六大业态大盘点(直销篇)

发布人:Fang 来源:《知识经济》 发布时间:2025-03-13 14:50:11

作者|知经编辑部

在数字经济的苍穹之下,中国社交零售商业正以风驰电掣之势飞速前行,其规模之庞大、增长速度之迅猛,足以吸引全球的目光。这条万亿级赛道奔涌向前,每天有数亿用户穿梭于真实与虚实交织的社交场域,通过每一次分享与交流完成信任的传递与价值的流转。

然而,中国社交零售行业至今仍缺乏一个标准且科学的定义。《知识经济》凭借对中国社交零售行业商业模式的深入洞察,大胆尝试对这一概念所涵盖的各个细分业态进行诠释与梳理。

社交零售,从字面意义不难理解,它是借助直接或间接的人际交往方式,将商品或服务销售给终端消费者的一种销售模式。这里的人际交往,既涵盖了线下的面对面交流,也包含了线上依托互联网的互动沟通。

社交零售摒弃了传统零售的冰冷货架思维,以人际信任为纽带,构建起温度与效率兼具的分布式商业网络。其核心在于人际网络之间的主动推广意愿,这个生态的驱动内核是分享:一方面分享以自己信誉背书的产品或服务,另一方面分享因推广该产品或服务而可能获得的收益机会。

正如经济学家科斯所言:“交易成本的降低将重塑商业边界。”社交零售正是通过激活人际网络的乘数效应,将传统渠道的刚性成本转化为柔性价值。

基于这样的概念与基础,我们对当前中国零售商业领域的各类销售模式展开全面盘点,将社交零售基本细分为直销、微商、会员电商、社群团购、导购电商、私域直播这六大业态。

如果仔细拆分这些业态的商业模式,可以看到,直销之外的其他社交零售业态,实际上都采用了类直销的商业推广模型。也可以说,中国社交零售产业可归属于“大直销”的范畴。

当下正值《直销管理条例》修订的关键节点,监管部门亟需建立覆盖“大直销”生态的智慧监管体系——毕竟在创新与风险并存的商业深水区,完善的制度设计才是基业长青的护城河。此前,这些类直销的社交零售业态长期处于监管的空白地带,尤其是近年来,更是成为某些基层执法部门“远洋捕捞”的重灾区。

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监管的日益完善,中国社交零售行业势必还会涌现出更多全新的业态。但商业的本质终究要回归价值原点:那些真正尊重消费者主权、构建共赢生态的平台,终将在时代长河中沉淀为商业文明的珍珠。因为商业的终极浪漫,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增长,而是让每个平凡个体都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朵浪花。这或许就是当下高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中最动人的商业诗篇。

一、直销

01概念定义

直销是一种经政府许可的经营模式,指依法取得直销经营许可的企业通过招募和培训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以直接向终端消费者销售产品的经营方式。这种模式省去了传统分销渠道的中间环节,使产品能够直接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

根据我国《直销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从事直销经营的企业需满足以下准入条件:

1、主体资质要求:企业投资者需具备良好的商业信誉,在申请前连续5年无重大违法经营记录。对于外资企业,投资者还需具备至少3年在中国境外从事直销活动的经验。

2、资本要求:企业实缴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8000万元,以确保具备相应的经营实力和风险承担能力。

3、保证金制度:企业需在指定银行存入2000万元保证金,用于保障消费者和直销员的合法权益。

4、信息披露要求:企业需建立完善的信息报备和披露制度,确保经营活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另外,我国对直销产品实行严格的品类管理。根据商务部发布的《直销产品类别及生产指引》,目前允许通过直销渠道销售的产品包括化妆品、保洁用品、保健食品、保健器材、小型厨具、家用电器六大类。

02发展历程

导入期:20世纪90年代初

20世纪90年代初,以雅芳为代表的外资直销企业进入中国,引领直销人员上门推销的新潮流,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混乱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随着外资直销模式的成功,众多企业纷纷效仿。但部分不法分子利用“金字塔诈骗”等手段进行非法传销,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至1995年底,国内多数直销企业实为非法传销组织。

规范期:1998年~2005年

1998年,中国政府出台禁令,明确禁止传销活动,并批准安利、雅芳等10家外资直销企业转型为店铺经营加雇佣推销员模式。此后,政府陆续发布多项规定,进一步规范直销市场。2001年,国家工商总局成立“打击传销办公室”,专项打击非法传销。

发展期:2005年~2018年

2005年,《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颁布,标志着中国直销市场正式开放,直销立法进入新阶段。

转型期:2019年~2022年

2018年底,直销企业因“权健事件”遭遇社会负面舆论冲击。2019年初,多部门联合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对直销行业进行严格规范。同时,社交电商等新兴电商模式的崛起,以及新冠疫情的爆发,进一步冲击了直销市场。直销企业开始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寻求市场突围。

重生期:2023年至今

2023年,疫情管控全面放开,直销行业在经历数年调整后,开始借助新技术等提升市场竞争力。部分企业通过修炼内功和模式创新,实现了市场复苏;而一些企业则因不堪重负,放弃了直销业务。目前,中国现存拿牌直销企业86家,其中有74家在开展直销业务。

03模式特点

直接销售:产品直接从制造商或分销商到消费者,没有中间渠道。

个性化服务:销售人员通常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求。

关系营销:强调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长期关系。

口碑传播:依赖于消费者的口碑和推荐来吸引新客户。

多层次营销:销售人员不仅通过销售产品获得收入,还可以通过招募新的销售人员来获得佣金。

教育和培训:直销公司通常会提供培训和教育,帮助销售人员提高销售技巧。

灵活性:直销员通常拥有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地点。

激励机制:直销模式中常常包含奖金、旅游等激励机制,以鼓励销售人员提高业绩。

04发展趋势

● 直销牌照价值凸显拿牌企业竞争力

2019年2月,商务部正式宣布暂停直销相关的审批和备案工作,截至2025年2月,暂停发牌已持续五年多,直销企业数量从91家缩减至86家。这种“只减不增”的格局,使得现存直销牌照的稀缺性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打击挂靠行为、强化全链条监管等措施,明确直销牌照不得转让或变相出租。这些政策不仅提高了牌照的合规门槛,也促使直销牌照成为直销企业不可替代的核心资产。

因此,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下,对现有拿牌直销企业而言,直销牌照将从单纯的准入工具演变为企业合规能力、品牌信誉与资源整合能力的综合体现。拿牌企业在目前的市场发展环境之下会更具竞争力。

● 直销条例修订利好行业发展

《直销管理条例》的修订在近两年内屡传新声。颁布于2005年的《直销管理条例》与直销行业20年的发展已经不相匹配,因此修改条例成为行业众望所归。根据目前条例修订的呼声,解决团队计酬限制、产品品类限制、牌照申请方式、直销区域限制等问题,都是行业最为关心和希望解决的问题,以此真正为行业松绑。

待条例修订真正落地,将为直销行业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开放的市场环境,激发行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推动直销行业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直销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格局。

● 新技术和新模式融合发展

伴随着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直销行业也在积极拥抱变革,在大数据、直播、私域、社群、AI等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与实践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深刻变革。

不少直销企业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新技术、新模式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不断加大在相关领域的投入和创新,深度融合线上线下资源,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即便在近几年市场环境并不乐观、竞争激烈且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这些企业依然凭借自身的特色优势,成功突出重围。他们通过对新技术的灵活运用和对新模式的不断优化,塑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从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为直销行业的转型升级树立了榜样。

● 市场热度持续回升

自2023年疫情全面放开以后,整个经济环境迎来了新的转机,直销行业也如同久旱逢甘霖般重拾信心,展现出强大的复苏态势,各种千人大会、万人活动如繁花般陆续绽放,彰显出行业蓬勃的生命力。

据《知识经济》统计,2023年和2024年均有10多家企业举办超过万人规模的大会,超过千人的活动就更多,这些活动直观地展示出市场热度持续回升。企业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大规模地凝聚经销商,还向外界展示了直销企业的实力、品牌形象和发展战略,尤其是大会和活动上发布的一系列新品、新战略以及取得的经营数据,也让行业内外看到了直销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创新能力,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随着市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企业自身的不断创新发展,直销行业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大的突破。

05代表企业

▍安利

△2025年,安利中国迎来30岁生日,将继续创造美好,传递美好。

安利作为全球直销巨头,自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引领中国直销行业的发展。在发展高峰期,安利中国业绩曾逼近300亿元,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近年来,面对市场的变化与挑战,安利积极调整战略布局,大力发展大健康社群,同时着力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在产品方面,不断加大创新与研发的投入力度。凭借这些有效举措,安利成功扭转了业绩下滑的局面,自2022年起,已连续四年实现业绩稳步增长,彰显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目前,安利在中国已构建起一套成熟且完备的运营体系。中国市场对于安利而言,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至关重要的战略级投资市场,不仅是其全球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更是推动安利在全球进行战略创新的关键引擎。

▍无限极

△2025年全球年会上,无限极提出“新平衡主义”的新倡议。

无限极是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旗下企业,自1992年成立以来,便以中草药健康产品为核心业务,展现了稳健而蓬勃的发展态势。无限极曾一度以300亿元的业绩超过安利,摘得过中国直销业绩桂冠。

在业内,无限极的企业文化被认为是推动无限极一路平稳发展的隐性力量,也是无限极成功标签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无限极的企业文化可用“思利及人、自动波、永远创业”来简单概括,成为无限极的“名片”。

近年来,无限极业绩回落,积极寻求新的发展出路。无限极在近两年锚定中华养生,希望通过建设中华养生顾问队伍,经营中华养生客厅,推广中华养生社群,提供中华养生解决方案,塑造中华养生品牌。与此同时,2025年是无限极“六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无限极希望通过深耕用户,共同打造基于信任的新直销。

▍完美

△2025年,完美提出“共同成长,完美生活”的全新价值主张。

完美公司于1994年成立于广东中山。完美公司董事长古润金作为马来西亚华裔,在公司成立之初便向社会许下了“三个不变”的郑重承诺: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的理念不变;为完美创业伙伴提供事业发展机会的理念不变;坚持在中国投资、长远发展的理念不变。这“三个不变”也始终贯穿完美在华发展的30年历程。

完美曾以遍布全国的上万家店铺走出了独属于自己的经营特色,帮助完美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根文化”体系,实现完美事业“扎根中国,走向世界”的战略部署,业绩也曾持续保持行业前列。近年来受到内外环境影响,完美公司市场发展受到影响,在近两年内业绩才逐渐止跌回暖。2025年完美核心管理层出现一些更新,提出了“共同成长,完美生活”的全新价值主张,以此开启下一个30年。

以上是报告中对于直销业态的解读;对于微商、会员电商、社群团购、导购电商、私域直播业态的解读,敬请期待后期内容。

关键词:社交零售  直销  盘点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1/1 页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 (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

用户名:

标  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示本网站同意或支持其观点。

热门文章

策划报告更多>>

新浪微博

《知识经济》全媒体矩阵

涉企举报专区 知识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重庆本质传媒有限公司 Powerd by uprich.com 2012-2024 渝ICP备11006892号-1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3A07 邮编:400013 联系电话:023-63315879 官方粉丝群:115034581  举报电话:13983780432  举报邮箱:28779189@qq.com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93号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