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经济>>杂志文萃

风云榜回顾丨圆桌论坛2:解密企业创新驱动与竞争力体现

发布人:Bill 来源:《知识经济》 发布时间:2023-12-25 09:26

主持人:上海美艾国际专业行销机构总经理  范伟云

疫情三年很难,大家都在想办法“活下去”。2023年解封后,各家企业也在积极总结与探索,不断尝试走出自己的新路子。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已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创新不仅涉及到产品设计、技术研发,更涉及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

因此,本次论坛将围绕“企业创新”进行深度探讨,议题包括:在疫情后百花齐放的时代,如何塑造和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新形势下,企业创新的驱动力和方向是什么?在企业创新突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内容?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美而生(广东)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全球市场总裁 金恩

要塑造和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觉得“核心”二字值得思考。

核心代表专一,但时代又在飞速变化中,如何在“专一”与“变化”中寻求更好的平衡点?这是每家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专一”,即企业的战略导向必须坚定,而战略的本质是选择,实际上就是选择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变化”,代表我们必须努力适应时代,积极拥抱不断变化的环境。这个行业里没有所谓的“成功企业”,只有“属于时代的企业”,必须跟上时代,站在消费者和团队伙伴的角度上做决策,才能保持企业良性发展。平衡好了“专一”与“变化”之后,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过程中,企业要做好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第一,要关注产品和技术的创新。目前行业中存在部分产品同质化、模式同质化的现象,导致一些公司的生命周期不长,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这些公司在项目定位和产品选择中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核心壁垒。对企业而言,首要任务是把产品做出差异化,打造别人难以攻克的技术壁垒。以为美而生为例,我们每年都会把20%以上的利润用于产品迭代和研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品牌护城河,从而保持市场最前端的核心竞争力。第二,要关注商业模式的创新。对倍增商业而言,单纯“拉新”已经成为过去式,“实现管道收入”才是当下的共识。在这个共识下,企业要以数字人、Chat GPT等前沿技术为抓手,利用这些工具流更好地赋能市场、赋能伙伴,力争在管道收益模式中推陈出新,做出自己的特色。第三,要关注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发展初期,往往是以业务来驱动企业发展;随着业绩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会越来越意识到人才管理的重要性。同样以为美而生为例,作为一家年轻的新零售企业,我们在人才管理上始终保持着非常开放的态度,对高管团队以及业务团队只有两个核心要求:一是必须热爱这个行业,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二是真正认同我们的企业文化,符合我们的企业基因。行业不缺能力强者,强者也并不一定能运营好公司,只有真正与公司同频共振、步调相协的人才,才能与公司共同发展。最后,创始人的发心很重要。为美而生孵化初期,团队建立了两个“一定不要”共识:一定不要因为自己的利益做决策,一定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做决策。做决策其实很简单,但决策如果没有经过充分深思熟虑就投放到市场,很可能会给市场带来灾难。因此,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不忘发心,谨慎决策。作为一名90后创业者,在一众行业翘楚中,我的资历尚浅。但我非常热爱这个行业,未来,希望能和大家携手而行,为营造更好的行业环境出一份力,助力中国新零售走向世界。
青岛海之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张甲子

过去几年来,微商、电商、新零售、直播销售等新营销模式不断涌现,给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在倒逼行业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行业需要创新,企业需要创新,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的使命。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展开布局,通过前沿技术流来提升服务效率,更好地链接客户、创造价值,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内在创新的方向;另一方面,随着Z世代的出现,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年轻消费者有新的想法、新的需求,倒逼我们供给侧必须改革和创新。企业要创新,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第一,创新发展的前提是做好产品,好产品是企业和品牌的底层建筑,只有真正为消费市场提供好产品的公司,才具有市场竞争力。对于好产品的定义,海之圣的标准是“三高三强”:高品质、高颜值、高性价比,强科研、强背书、强体验感。新零售“无效果不分享、无体验不成交”,因此,只有真正做到以上“三高三强”的产品,才有机会在体验中打动客户,在分享中持续创造价值。要做出好产品,就必须加大在产品背后的科研投入。过去几年来,海之圣深耕大健康抗衰老赛道,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科研战略制高点,与全球顶尖的科研机构成立联合实验室,同时积极推动博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我们重点布局了沙棘产业,和农户合作超20万亩沙棘,从育苗到种植、从销售到服务进行全产业链布局。这些战略布局正是源于我们对科研、对产品创新的高度重视,尤其注重在相关仪器设备方面的引进和运用。第二,企业要发展,就要不断寻找新渠道、新用户、新模式、新消费增长点,归根结底是要想清楚产品到底卖给谁、客户集中在哪里,从而找到自愿为产品消费的人群。比如,健康类产品客户最集中的地方在养生馆,美容类产品客户最集中的地方在美容院或医美机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客户与我们行业之间存在一道鸿沟——客户并不完全了解和信任我们。如何跨越这道鸿沟?我个人认为答案是借助数字经济来进行突破。数字经济给行业带来了巨大机遇,企业应该积极探索如何利用这些数字工具完成客户裂变。这两年来,海之圣也在积极探索抖音运营,尝试如何与全国300多家美容院、300多家养生馆进行融合合作,我们给这种合作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降维赋能”,赋能实体店,拥抱新消费。第三,企业要发展,还必须做好文化建设和组织建设。新零售行业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这个行业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挥得淋漓尽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文发展;同时,行业里不少企业都进行了全球性布局,要做好全球性文化建设,我认为关键是要发扬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海之圣在海外市场布局了12家分支机构,当海外经销商来到中国的时候,我们会准备非常丰盛的“文化大餐”,带领大家开展各种活动。未来,我们还会带着全世界的经销商走进文化道场,敬拜古圣先贤,学习传统文化,用文化赋能组织裂变,用智慧引领商业变革,用良知创造美好生活。
香港倍享科技集团执行董事 郑凤强

过去30年来,直销行业一直处于不断创新中。

为什么一定要创新?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一,行业是跟着中国小微创业者一起成长起来的,巨大的从业人口基数造就了大量的小微创业群体,而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创新思维的过程;第二,直销发展道路是随着国家持续监管、企业不断成熟、行业不断提升而形成的,整个行业一直处于不断更新的发展进程中。因此,就创新而言,我认为直销行业是一个能够代表中国创新群体的典型行业。但是,直销的创新和世界直销大会上所展示的创新并不一样,世界直销大会上展示的创新是术,是科技的力量,“科技赋能产品”;而中国直销的重点是人,所有的科技、模式、制度都是在人的基础上设计的,人才是主体。这是中西方文化的区别,决定了中西方直销在创新思路上的区别。在这种区别之下,我们是去追赶世界直销的节奏,还是走出中国式的直销发展道路?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从业者进行深度思考。如果我们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直销发展道路,就必须做好中国式的直销创新,让科技充分为人服务。这几年,我一直在杭州做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我的直接感受是,科技在创新中发挥的最大作用,并不是纯技术的应用,而是在此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互联网思维——理性、严谨、充满技术性的逻辑思维。要做好中国式的直销企业,我们就要思考如何让这种“科技感思维”贯穿到整个企业的发展脉络中。另外,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思考创新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本次风云榜大会的主题非常好——“筑价值、智未来”,创新的目的是保住价值、提升价值、创造价值。做好产品的功效、数据、研发背景、原材料铸等基础建设,才能保住产品的基本价值;给产品做好专业背书、进行品牌孵化,才能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做好运营模式、团队发展、培训教育、慈善公益等软工程,才能创造行业的高阶价值。直销行业在创新领域里要走的关键方向,就是要解决价值支撑的问题,真正做到赋能所有人创造更新、更高、更好的价值,这才是行业创新的根本动力。最后,科技也好、价值也好、创新也好,我们始终要记住,在直销行业中,一切的服务主体都是“人”,这是直销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最特殊之处。做直销创新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充分调动、激发、调整、刺激人的积极因素,在以人为本的核心前提下,努力建设百年直销企业、世界级的直销企业。
绿韵数字化董事长兼总裁 彭铭

直销是一个历经风雨的行业,我在这个行业30年了,经历了黑天鹅事件和百日行动,也经历了新冠疫情和行业调整,如今仍然坚守在这个行业里。

同时,直销也是一个充满诱惑的行业,任何一个企业家进入这个行业,都会面临选择——选择投机主义或是长期主义。投机主义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迅速收获,但难以保持长远增长力;长期主义很难做到,但可以让企业拥有穿越市场周期的能力。就目前而言,行业里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90%以上都还活得很好。要坚持长期主义,就要打造好企业的长期竞争力。竞争力涵盖很多维度,包括产品竞争力、服务竞争力、品牌竞争力、管理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成本竞争力等等。这些竞争力听上去“老生常谈”,但实际很难做到。以产品竞争力为例,很多企业都说要做一家“以产品为导向的企业”,但真正做到的有几家?以产品为导向,意味着企业要在科研、技术、专利、功能、体验感、包装、质量等各方面下苦功夫,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希望各家企业都能认真深耕产品,让产品自带流量,从而做好行业的良性复制。同样,以服务竞争力为例,很多人认为做好服务就是喊好口号、保持微笑或进行一些简单的服务动作。实际上,真正的服务是全方位的,需要以企业的文化、责任、使命、态度等为基础,囊括了流程、话术、文化、态度、素养等方方面面的建设工作。再比如品牌竞争力,不仅仅考验企业的品牌建设能力,同时也与企业的前瞻思维息息相关。2010年,安利公司采用广告宣传的方式,在全中国市场树立了品牌影响力,这个动作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认为直销不需要打广告,但后来事实证明,安利是正确的。这种“快人一步”的前瞻性思维,值得业内公司共同学习。当然,对于一家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来说,想在短时间内全面打造所有竞争力是不现实的。要想稳步发展,就要根据企业当下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规律,先从局部深挖某一方面的竞争力,通过确定战略方向、匹配战略资源、制定战略方案、做好战略执行、坚守战略定力等步骤,逐一建设好各个方面的竞争力。最后,我想告诉大家,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正在到来。中国的直销还没有全面放开,在这个转折的节点,我们要沉下心来修炼内功。我们要让所有中国直销人相信,中国直销一定会越来越好,中国直销一定会走向世界的舞台。

关键词:本质传媒  知识经济  新经济  风云榜  圆桌论坛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1/1 页

相关新闻:

评论专区: (所有评论)有0条评论

用户名:

标  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示本网站同意或支持其观点。

热门文章

策划报告更多>>

新浪微博

《知识经济》全媒体矩阵

涉企举报专区 知识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重庆本质传媒有限公司 Powerd by uprich.com 2012-2024 渝ICP备11006892号-1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3A07 邮编:400013 联系电话:023-63315879 官方粉丝群:115034581  举报电话:13983780432  举报邮箱:28779189@qq.com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993号

扫描关注